5月6日,浙江寧波必利盛物流配送碼頭(以下簡稱“必利盛碼頭”)迎來建成以來的第一艘船舶——裝載著420噸黃沙的“越城貨0262”船,這標志著杭甬運河寧波段首個內河貨運碼頭正式“開門納客”,亦宣告杭甬運河寧波段真正終結了“有河有水無貨運碼頭”的歷史。“這個碼頭占據了杭甬運河通江達海的優勢。”寧波市海曙區交通運輸局港航處處長徐銘君說。
據悉,必利盛碼頭位于杭甬運河寧波段高橋鎮民樂村岸線段,屬于寧波內河港城西港區,毗鄰杭甬高速及寧波繞城高速。這里距寧波三江口僅20公里,距離寧波舟山港鎮海港區約45公里。
杭甬運河西起杭州錢塘江北岸,途經蕭山、紹興、上虞、余姚,東至寧波鎮海甬江口,貫穿杭州、紹興和寧波地區,溝通了京杭大運河、錢塘江、曹娥江、甬江水系。
由于杭甬運河直通寧波舟山港,擁有4個500噸級泊位(水工結構按1000噸級設計)的必利盛碼頭顯然會成為寧波舟山港的集疏港通道之一,暢通“水水轉運”。“改走水路不僅方便,還便宜。”從事港航管理工作多年的徐銘君頗為自信地說。
記者了解到,寧波市及周邊地區石灰石資源匱乏,除了海螺水泥外,本地區沒有其它大型水泥企業。因此,寧波市建設所需的大量水泥需從本省及省外水泥產地經較長距離運輸運入。
“寧波市現有水泥運輸格局以公路運輸為主,海運為輔。”徐銘君介紹說,通過市場調研和綜合論證,從浙江主要水泥產地運至寧波的水泥,采用內河運輸將比汽車運輸節約運費達到20元至40元每噸,經濟效益顯著。
同樣,從寧波鎮海、北侖、大榭等港區運入的水泥,內河運輸與汽車運輸經濟性相當,但環境效益顯著。
寧波市港航管理局數據表明,每運送一噸貨物,水路價格是公路運輸的1/4,其廢氣排放是公路運輸的1/25,而且運力、運量及運速,都絲毫不遜色于公路運輸,堪稱一條水上快車道。
必利盛碼頭是杭甬運河沿線寧波市區境內首個企業投資建設的碼頭工程,項目建成后將為港區后方管樁生產基地服務,并兼顧公用碼頭功能,為周邊地區提供建筑材料的中轉服務,促進運河經濟發展。
寧波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帶有萬噸級自備碼頭的水泥粉磨站之一。坐落于浙江省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東方大港”——寧波北侖港相鄰,地理位置優越,具有得天獨厚的水陸運輸條件。前身是寧波星港水泥有限公司,當時是國家“八五”重點工程之一,與銅陵海螺水泥公司項目配套建設,年產規模70萬噸;1997年8月25日,由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兼并控股,并更名為寧波海螺水泥有限公司;2000年技改擴建后,年產規模增加到150萬噸;2003年再次擴建后,年產規模達到了280萬噸,實際產能可達到360萬噸。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