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水泥行業錯峰生產的常態化推行,今夏多省再度密集傳出階段停產消息。
從行業人士獲悉,夏季錯峰再度對水泥行業產能形成抑制作用,市場庫存依然處于低位。在高價背景下,部分地區水泥價格并未出現明顯上行。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水泥市場需求與去年情況相當,在高價維穩的行情下,預計全年行業盈利有望優于去年創下的歷史最好水平。不過,隨著一些地區僵尸產能變相復產,近兩年行業總體產能確有增加跡象,或對明后年市場形成沖擊。
夏季錯峰進行時
進入6月后,多地水泥行業夏季錯峰生產的消息便層出不窮。其中,山東、廣東、浙江、江蘇、河南等水泥大省均在一天內同時停產。山東省6月1日至20日通過主動停窯20天實現化解水泥行業產能和減少污染物排放;河南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明確,全省水泥行業將在6月份停窯1個月;而陜西省則明確,關中地區在夏季(6月1日至8月31日)將對水泥行業實施限產。
此外,由于環保限產,5月31日,唐山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6月份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管控實施方案》,明確管控時間為2019年6月1日至30日。方案針對水泥行業提出,古冶區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允許連續生產15天(生產時間安排在上半月),灤州市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允許連續生產15天(生產時間安排在下半月),其余時段停產。達到《關于建立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深度治理)示范引領制度的通知》要求的企業可以生產。處置污泥的企業按照核定處置污泥的最低負荷生產。
中國水泥協會信息中心副主任陳柏林也稱,錯峰生產主要分冬季和夏季,目前夏季正在執行。晉冀魯豫地區近年來執行夏季錯峰較為嚴格,對市場供給形成的抑制還是很明顯的,肯定會帶來供需平衡的偏移。現在市場整體庫存都處于較低水平,容易造成價格的上漲。
低價區現價格上漲
多地上演的夏季錯峰限產潮,是否能再度推漲已經處于高位的水泥價格?
雖然本輪夏季限產未對水泥市場帶來顯著提振,但2019年上半年,水泥行業的盈利情況依然樂觀。數據統計,2019年一季度全國累計水泥產量3.92億噸,同比增長9.4%,主要是華東、中南、西南大部分地區市場需求大幅增長。水泥熟料產量2.75億噸,同比增長11.44%,熟料產能利用率達到52%,比去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P.O42.5散裝水泥市場平均價格為438元/噸(含稅到位價),高于去年同期價格28元/噸。除西北地區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外,其余地區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尤其以京津冀為代表的華北區域同比漲幅最大,達到46元/噸,其次是中南地區,漲幅40元/噸。期內,水泥行業營業收入1798億元,同比增長20.7%;利潤總額246.8億元,同比增長38.8%。
全年盈利或與去年持平
2018年,水泥行業總利潤達到1545億元,盈利能力和毛利水平都創出歷史新高。如今2019年過半,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全年行業盈利水平或與去年持平,甚至更優。
陳柏林稱,下半年整體行業都在求穩,希望價格不要出現大幅波動,保持較好的盈利水平,這是行業的共識。目前看來今年行業的盈利水平與去年應該相當。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近日,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的公告顯示,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公司將在7月4日和5日,連續召開三個水泥產能置換方案聽證會,分別是廣西合山虎鷹建材有限公司(尖峰)5500t/d項目、廣西魚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日產5500t/d項目、南寧紅獅5000t/d項目。
據數字水泥網統計,截止到2018年底廣西熟料設計產能7837萬噸,廣西前三家主導企業熟料集中度在64%。2019年廣西將有包括融安縣萬德七星水泥、北流市路寶水泥、中國鋁業赤泥三個項目逐步建成,新增熟料年設計產能378萬噸。因此,如果聽證會的三個項目全部建成,廣西熟料設計能力將從7837萬噸增加至8550萬噸,而實際熟料能力接近1億噸。同時,前三家企業集中度也從64%下降至53%,大幅下降11個百分點。因此上述水泥產能置換方案聽證,引起業內廣泛擔憂。市場有聲音認為,廣西大力新增水泥產能項目,且實施跨省產能置換,必將導致該區域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從而對全國水泥市場價格形成影響。
陳柏林接受采訪時談到,近年來水泥行業之所以盈利情況較好,重要的一點就是新增產能得以遏制。但是一些區域由于本身盈利情況較好,又出現了企業想上線,政府也推動上線的行為。通過跨省置換方式,會帶來包括廣西、云南、福建等區域產能的集中增加,對未來市場形成影響。
不過他也提到,從產能置換到釋放還有一定過程,真正影響要在一年至一年半后。最早明年下半年,上述新增產能才會對市場形成影響。因此今年行業盈利情況并不受影響,整體看明年市場效益水平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