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系統的漏油故障,是從事液壓工作的人員經常碰到的問題。一旦發生漏油,很容易污染環境,并造成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液壓系統漏油分為內漏和外漏,通常所說的漏油主要是指系統外部漏油。一旦出現外部漏油,就必須停機維修,以免損壞系統機件。
1 管路漏油
1.1 管路質量差
液壓系統中使用的管路種類很多,包括鋼管、紫銅管、橡膠管、尼龍管和塑料管等。如果在液壓系統中使用了劣質的管路,由于其承壓能力低、使用壽命短,使用不久就會出現漏油現象。硬管質量差主要表現為管壁厚薄不均,使承壓能力下降;劣質軟管主要是橡膠質量差,鋼絲層拉力不足,編織不緊,使承壓能力降低,故在壓力油沖擊下易產生管路損壞而漏油。因此,購買液壓管時,須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符合壓力要求和使用壽命的管子。
1.2 管路安裝不符合要求
硬管安裝時,應按規定彎曲半徑彎曲硬管,否則會使管路產生不同的彎曲內應力,在油壓的作用下逐漸產生滲漏。硬管彎曲半徑過小,會導致管路外側管壁變薄,內生很大的內應力,致使強度大大減弱。硬管允許的最小彎曲半徑如表1所示。
安裝軟管時,應保證彎曲半徑不小于膠管外徑的9~10倍或內徑的15倍。當小于這些數值時,其耐壓力迅速下降。如果結構要求必須采用小的彎曲半徑時,應選擇耐壓性較好的膠管。安裝時,不應使軟管產生扭轉現象,否則軟管在高壓沖擊下容易產生裂紋或爆裂。軟管在直線情況下使用時,膠管接頭之間不能承受拉伸,在長度上應有余量。另外,膠管不能靠近散熱器等熱源,以免長期高溫使橡膠老化,產生爆裂。
管路在設計和安裝時,能用硬管的地方盡量采用硬管連接,用標準管夾按規定間距固定牢固,以防振動和碰撞,必要時加裝減震墊。軟管長短應適宜,并用管夾加以固定。
1.3 管路接頭漏油
液壓系統漏油發生在管路接頭處最為多見。其根本原因是接頭密封不良,封油壓力低于液壓油峰值壓力,此時將其拆洗并重新擰緊即可解決。
2 密封漏油
(1)密封件老化。密封件超過其壽命時會老化變質失去彈性,使封油壓力低于工作壓力,造成密封面處漏油。
(2)密封件安裝不當。在安裝時如果使油封扭曲、刮傷等都會降低密封件壽命和封油性能。
(3)密封件預壓量過小或不均。密封件預壓量增大時,其封油壓力增大,密封性好;預壓量過小或不均時易產生漏油。但過大預壓量會降低密封件壽命。
3 元件內泄
各種元件的內泄主要是密封損壞而引起的。對于動力元件液壓泵和執行元件液壓馬達來說,內泄是引起整個液壓回路機械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內部漏油往往難以發覺,在多數場合下,可按照回路圖通過有條理地檢查找出內泄嚴重的元件,從而及時維修、更換,以提高該液壓系統的機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