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 2×2 500t/d 生產線采用 100%無煙煤煅燒,回轉窯規格為 Φ4.0m×60m,窯主電動機功率為315kW,額定電流為 765A。
1 出現的問題
2013 年 3 月 28 日 8:00 ,2 號窯主電動機的電流開始持續走高,11:30 時高于 700A,最高點超過 764A(報警值 720A),預熱器系統負壓偏高,高溫風機轉速和電流偏低。 從現場看,窯頭飛砂嚴重,窯內火焰形狀不穩定,由于粉塵含量增加,容易在窯頭燃燒器上面堆積,形成“蠟燭”,下部長“胡子”;二次風溫低且波動較大,窯頭煤粉燃燒不好,黑火頭較長,火焰發散;篦冷機由于料層的變化,篦下壓力波動大,導致篦速調整頻繁;斜拉鏈機上的出篦冷機熟料結粒較細同時帶有一些粉料。 與正常生產時的窯況對比見表1。
2 原因分析
1)出磨生料 KH 值與 SM 值偏高引起飛砂,造成窯內通風差、阻力大,這是窯電流較高及熟料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2)窯內物料結粒性差,黏散,物料由翻滾變為滑動,窯轉動困難導致窯電流上升。
3)窯尾煙室和縮口結皮清理不夠徹底,窯內通風不良。
3 采取的措施
1)將投料量由 185t/h 減至 170t/h,降低窯內填充率,高溫風機轉速降至 800r/min 左右,確保 C1出口溫度不過高,保證窯內用風在合理范圍內。
2)確保窯內熱工制度的穩定,嚴格控制分解爐出口溫度和 C5下料溫度在 900℃左右。
3)及時與質管部聯系,查清物料變化的原因,并及時調整, 增加 Al2O3和 Fe2O3含量, 降低出磨生料SM 值到 2.6~2.7。
4)徹底清理窯尾系統結皮,用高壓水槍清理煙室斜坡位置結皮時,適當減少喂料量至 165t/h,以減輕對窯況的影響。
5)在保證入窯煤粉充分完全燃燒的情況下,可以適當降低篦冷機高溫區用風, 一段 03、04 和 05 風機風門開度由全開調整為 80%~90%, 穩定入窯二次風溫的同時防止熟料吹空造成細粉二次飛揚,干擾窯內火焰。
6)加強窯前煅燒,在保證煤粉完全燃燒的情況下可適當增加頭煤,同時,一次風機風壓由 32kPa 調整到 35kPa,適當關小燃燒器外風開度,促進煤粉燃燒。
4 效果
采取以上措施后,13:00 窯頭飛砂開始逐漸減少,火焰慢慢變得清晰亮白,燒成溫度明顯提高,隨著窯況的好轉,窯產量也漸漸提高,到 16:00 交班時,生產參數均在正常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