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廠送煤秤選用德國的菲斯特轉子秤,剛開始生產時,轉子秤運行都很正常。運行一年后,轉子秤出現沖煤和不下煤現象,特別是尾秤比較嚴重,不利于窯系統熱工制度的穩定,不利于生產。
1 沖 煤
尾秤給定 16t/h,轉子秤充氣壓力由 36kPa 一下升至 40kPa,而喂煤反饋在 16t/h 不波動,且送煤羅茨風機電流上升 15~30A,分解爐溫度馬上上升到910℃以上(正常在 890±10℃),且一級筒出口 CO濃度超過 0.6ppm,有時達 1.5ppm,隨 CO 濃度超過0.6ppm,窯尾電收塵器高壓電場聯鎖跳停,窯尾煙囪大量冒灰,對環境造成污染。有時 8 小時出現 10 多次,操作員不得不大幅減少尾煤,由 16t/h 減到10t/h,并由下向上打空氣炮,以減少一級筒出口 CO濃度的上升,盡量避免窯尾電收塵器高壓電場聯鎖跳停。
2 不下煤
尾秤給定 16 t/h,先是轉子秤負荷率由 110%不斷下降,有時降低到 20%(負荷率 60%為低報),秤的反饋量也不斷下降,轉子秤轉速由 1100r/min 上升到 2950r/min(2950r/min 為轉子秤的量程上限),實際煤粉已經不下料了,中控操作員要及時通知現場人員去敲擊煤粉倉的錐體部位。
3 沖煤的原因
(1)煤磨開機時,新入煤粉對倉內產生沖擊,加之倉內煤粉料位較低。
(2)出磨煤粉水分長時間大于 2.0%,煤粉濕,流動性差,下料不穩定。
(3)煤粉單入尾倉或頭倉時,入料量大影響煤粉的下料波動。
4 不下煤的原因
(1)當出磨煤粉水分超過 4 小時大于 2.0%時,將造成下料不暢。
(2)煤粉倉內的結壁料掉落在下料口處造成斷煤。
(3)煤粉倉助流管損壞或倉助流電磁閥損壞,倉助流不好。
(4)壓縮空氣壓力低于 0.2MPa,壓縮空氣中水分較大時,都造成不下煤。
5 采取措施
(1)把煤粉倉倉重維持在>30 噸,盡量兩個倉同時入料。
(2)我廠煤粉水分指標≤2.5%,根據原煤的變化盡量把水分控制在2.0%以內。
(3)定期對煤磨儲氣罐放水,檢查倉助流油水分離器、助流管及助流電磁閥是否正常等。
(4)檢修時進入煤粉倉清理倉壁上的積料,并做好袋收塵的氣密性防止雨水進入。
(5)加減煤時盡量小幅調節,勤調,最好每次小于 1t。
(6)崗位人員每班對倉錐體進行一次檢查,當倉錐體溫度正常時敲擊用手摸溫度低的部位,防止結壁;當倉錐體溫度上升幅度較大,且倉CO 濃度上升時,敲擊倉壁溫度較高的部位,防止結壁自燃結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