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在的問題
浙江虎鷹水泥有限公司2 500 t/d熟料生產線,自2005年9月投產以來,分解爐錐部一直因結皮嚴重影響燒成系統的正常運轉,大塊結皮經常垮塌堵住分解爐縮口,嚴重時窯根本無法運行需停窯開孔清理。據生產報表的統計,平均每年因結皮而造成的短時間止料養火處理多達21次,需停窯較長時間處理的達2次。
2 原因分析
(1) 我公司分解爐錐部結皮最嚴重的部位主要集中體現在三次風進口與C4筒下料管這一區域(見圖1),因該區域恰好是三次風進入的位置,此處的氣流中氧含量較高,是富氧區,分解爐的一只噴煤管噴嘴剛好位于富氧區,使得該區域煤粉燃燒速度過快,形成局部高溫致使物料粘料結皮。
(2) 三次風進入分解爐后形成切向氣流,并在進分解爐接口部位又形成一個渦流,造成部分煤粉貼近澆注料燃燒。
(3) 燃燒器的位置在C4筒撒料臺與三次風口的中下部位,由于旋流與上升氣流的影響致使物料和煤粉在上升過程中有部分被粘擋在撒料臺的突出部位。
(4) C5筒下料管與煙室斜坡存在700 mm高的落差(見圖2),從C5筒進入窯內的生料粉極易被窯內進入窯尾煙室的上升高溫氣流揚起,增加了氣流中的粉塵濃度,加上硫、堿等有害成分的作用,導致分解爐縮口與錐部的結皮加劇。
3 改進措施
(1)為了避開煤粉在三次風富氧區域和切向氣流影響的部位燃燒,變動噴煤管的位置,把原先兩根呈180°擺放的噴煤管,改為呈90°擺放(見圖1),向撒料臺噴煤。
(2) 降低C5筒下料管使下料點與煙室斜坡保持在同一平面,從而減少物料與氣流反向運動而帶起的二次揚塵,降低入分解爐氣體的粉塵濃度(見圖2)。
4 改造效果
從2013年2月技術改造后運行至今,分解爐錐部未出現結皮現象,停窯后檢查也未發現有結皮。改造后運行一年,也未發生一起因分解爐結皮而導致的工藝事故。窯運行穩定,工人的勞動強度、工作環境也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