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地區是長三角重要市場,企業主要分布在江蘇沿江一帶。蘇南地區的特點是集中度低,但實力企業眾多,單兵作戰能力都很強,海螺、南方、金峰、盤固、天山、磊達、鶴林、中聯、信寧等企業都具一定規模,并且有各自特點。
今年市場大環境不好,房地產開工不足,工程項目啟動遲緩,遲遲不能落地。尤其無錫、常州市場表現更差一些。
在需求不振背景下,今年停窯力度很大,一季度停窯48天,二、三季度受市場壓力,不定時被逼停。大部分企業在成本線上運行、舉步維艱。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大家看到即使在4季度市場旺季,需求的彈性也不會有太大改善,只有通過供給的控制,才能改善供需關系。蘇南地區的企業認識到通過停窯,控制產能發揮才有可能爭取全年微利,對此基本形成共識;如若不然,明年市場形勢更不可控。
從成本考慮,2500 t/d線處于停頓狀態,南方、中國廠、中聯、東吳、盤固、揚子、華沃等2500 t/d線處于開開停停狀態,南方就基本不開了。為保證產能發揮的有效控制,一些企業5000 t/d線也開始進入停窯行列,以確保在不旺的4季度還能有所收獲。
總體來說,盡管蘇南地區需求不濟,但沒有新增產能,經過多年市場博弈,對市場容易形成共識,相比較而言,這一地區供需關系較其他地區要好一些。
目前企業庫存偏高,隨著需求改善和停窯實施,庫存壓力的減少將為價格恢復釋放空間,且周邊地區已先期上調價格,緩解了周邊市場壓力,這有利于蘇南地區價格上行。
十月已過半,還有兩、三個月的時間機會,但奢望不能過大。只有通過主動限產,再根據需求恢復彈性,價格適時跟進才有可能站在腳。
今年的市場不同往年,在市場下行背景下,短波段時間段的操作是可行的。江西市場在8月起,先后4次分階段、小區域提價獲得成功,首先是建立信心,然后是果斷抓住機會,這是在今年市場下行背景下最有聲色的絕地反擊戰,也為其他地區開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