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 窯尾除塵系統及其電除塵的改造
一、袋除塵使用現狀
袋除塵以織物纖維作為濾料,采用空氣過濾技術進行廢氣除塵。其處理風量范圍大、使用靈活,可以捕集多種干性粉塵。環境適應性強,適用于水泥企業各工序廢氣的除塵治理。袋除塵的除塵效率高達99.80%~99.99%,平均排放濃度為25.2mg/m3,比電除塵平均低5m/m3左右,因而可使顆粒物排放濃度控制在20m/m3以下。而且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工作穩定,可實現分室在線檢修與主機設備同步運轉,可完全實現無事故排放。但袋除塵的應用范圍因濾料的耐溫、耐腐蝕性等性能受到一定局限。對于粘結性強及含濕量高的粉塵,要使用特別處理的濾布。另系統阻力較大,須增大排風機的功率,故系統電耗相對較高。窯尾常用袋除塵有高壓在線脈沖袋除塵和低壓長袋脈沖袋除塵二種。
其中:(1)高壓在線脈沖袋除塵設備結構簡單,體積小,鋼材消耗低,省去了提升閥,可動部件少,控制簡單,故障率低;采用高壓(0.4—0.7Pa)大流量脈沖氣流按行進行在線噴吹清灰,具有清灰動能大、清灰效率高的優點,所有濾袋同時參與過濾,有效過濾面積最大,且除塵阻力相對穩定。但清灰時有二次吸附“現象”,清灰能耗較大;另必須在停機狀態下檢查或更換濾袋。(2)低壓長袋脈沖袋除塵充分利用了高壓脈沖噴吹袋除塵的優點,按行進行噴吹清灰;又避免了部分不足,采用淹沒式脈沖閥,并加長了濾袋,改進了結構設計。清灰時,克服了普通分室反吹強度不足和氣箱脈沖濾袋較短的缺點,充分發揮了壓縮空氣強力清灰的作用,具有除塵效率高、節約能耗、占地面積小、運行穩定、性能可靠等優點。
二、電袋復合除塵使用現狀
電袋復合除塵是建立在電除塵和袋除塵各自優點的基礎之上研制成的一種新的除塵方式,電袋復合除塵克服了單純電除塵和袋除塵兩種除塵存在的不足。電一袋復合除塵的形式有混合布置和串聯布置兩種,水泥企業通常采用串聯式電一袋復合除塵。廢氣中80%~90%的高濃度、大顆粒粉塵,由電除塵區(1個或2個電場)高效除塵,剩余10%~20%的微細粉塵由袋除塵區進行過濾。其除塵特點如下:(1)整合了電、袋除塵的優勢,通過電除塵區除去80%~90%的高濃度、大顆粒粉塵后,其余荷電粉塵易于通過袋除塵,增加了袋子的透氣性,使得袋除塵的阻力降低(其進出口壓差為1000~1200Pa,有的甚至更低),減緩了濾袋的疲勞破壞;(2)清灰壓力低且清灰周期長,故節能效果顯著,還減緩了濾袋因清灰產生的異常破損;(3)對細微和超細微顆粒的捕集效果優于常規除塵設備,排放濃度可以長期穩在30m/m3以下。
三、水泥企業窯尾除塵設備改造
目前窯尾電除塵改造有電改電、電改電一袋和電改袋三種,而對袋除塵的升級改造不作探討。
電改電
電改電是在原有電除塵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具體改造方案有增加除塵極板面積、改變極配方式,以及選用先進控制裝置和高性能高壓電源。
(1)增加除塵極板面積。這可通過增加電場高度、增加通道數、增加電場數加以實現。其中:增加電場高度是在現有電除塵受場地限制,前后左右無空間的情況下采用;實施時改造內容較多,需要拆除頂梁,改造進出氣口,更換極板和框架,故改造工期較長,投資較大。增加通道數是在現有電除塵的左側或右側有空間時采用,即在現有電除塵的一側或者兩側同時添置一臺或兩臺電除塵;此法新增除塵改造期間可不停窯,待新增除塵安裝完畢后,再利用停窯機會進行接口的改造作業,但煙氣管道的阻力會有所增加,故需進行輸灰、窯尾排風等系統的相應改造,改造費用較高。增加電場數是在現有電除塵的進風口或出風口有空間時采用,即在電除塵的進風口或出風口增加一個或兩個電場;其優點是投資省、結構簡單、施工方便,但施工周期較長,所有改造工作都必須在停窯狀態下進行,影響生產線的正常生產。
(2)改變極配方式。現有電除塵的陰極線為Rs芒刺線型式的電暈線,易于粘結粉料,從而影響電場內的放電性能。將陰極線更換為放電性能更好的V15、V25、V40電暈線,同時將c型陽極板更換為ZT24陽極板,可有效提高電除塵的運行電流,從而提高除塵效率。
(3)選用先進控制裝置和高性能高壓電源。例如:選用高頻電源。與普通工頻電源相比,高頻電源具有除塵效率高、能耗低、體積小、重量輕、運行穩定等優點。選用高頻電源并設置在電除塵進風口的一、二電場,高頻電源運行平均電壓可達工頻電源的1.3倍,從而能有效增強進風口一、二電場的粉塵荷電,提高荷電粉塵的移動速度。又如:將常規臥式電除塵最后一個電場的固定電極設計為旋轉電極,變陽極機械振打清灰為下部毛刷掃灰,從而改變常規電除塵最后一個電場的捕捉和清灰方式,以適應超細顆粒粉塵和高比電阻顆粒粉塵的收集,以達到提高除塵效率的目的。
作者:李波清,唐全盛
來源:《惠州市光大企業有限公司》
中國水泥備件網微信公眾號(關注查詢更多資訊)
(本文來源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