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丨φ3.8m×13m開路水泥磨提產降耗的創新措施
前言
某公司于 2006 年新建一條年產 100 萬噸水泥生產線,水泥磨系統為Ø3.8m×13m 的開路系統,配備了成都利君生產的型號為 CLF140-65 的輥壓機、VX2000 型選粉機,系統設計臺時產量為 110t/h,其中 P·O42.5 水泥臺時約為100t/h,電耗為 31.5kWh/t;P·S.A32.5 水泥磨臺時為110t/h,電耗 29.5kWh/t;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本著提產降耗的目的,成立攻關小組,技術人員經過充分分析和論證決定在入磨前增加 KX700 型高效選粉機、入輥壓機溜子改造、入 V 型選粉機下料溜子技改、磨內更換防堵型隔倉篦板四個方面進行技術改造。改造前后水泥質量變化不大,P·O42.5 水泥磨臺時提高到 110t/h,電耗降為 29.5kWh/t;P·S.A32.5 水泥臺時提高到了 120t/h,電耗降為 27.5kWh/t;本文將改造經驗作一介紹。
主要設備參數,原材料情況和改造前工藝流程見圖表。
2.1 高濃度收塵器收集的細粉直接入磨粉磨,細粉經檢測 0.080mm 方孔篩篩余為 20%,0.045mm 方孔篩篩余為36%,因為含有部分成品,在磨內出現過粉磨現象,影響粉磨效果。
2.2 配料站入輥壓機物料有 5 種,分別為熟料、石子、粉煤灰、脫硫石膏、檸檬酸渣,物料進入穩流倉入輥壓機溜子為斜溜子,物料入輥壓機時不在中心下料無法形成有效料壓,輥壓機運行電流為 38A 左右(額定電流61.1A),影響輥壓機做功,存在做功差的問題。
2.3 入 V 型選粉機下料溜子分料不均,V 選內部不能形成均勻料幕,物料過于集中,細粉不能有效選出,承重倉內含大量細粉,造成物料離析,影響粉磨效率和電耗。
2.4 球磨機內部隔倉板篦板被碎球鍛堵塞嚴重,導致物料從中心圓通過,磨內通風差,粉磨效率低。
3.1 改造措施一
經過檢測從沉降室粗選后進入高濃度收塵器收集的細粉細度為:0.080mm 方孔篩篩余為 20%,0.045mm 方孔篩篩余為 36%;入磨物料流量為 25t/h 左右;將一臺KX700 型高效選粉機安裝到高濃度收塵器底部,高濃度收塵器收集的物料入該選粉機進行分選,細粉入出磨提升機成為成品,粗粉輸送回磨內與沉降室收集的物料一塊進行粉磨,減少了磨內過粉磨現象,分選出成品 6 噸左右,電耗有效降低。
圖2 改造后系統工藝流程
3.2 改造措施二
原入輥壓機溜子與兩輥中心偏定輥 220mm,將輥壓機斜溜子改為直溜子,承重倉物料直接于輥壓機兩輥中心下料,形成了有效料壓,輥壓機電流從 38A 增加到了49A,增加了輥壓機做功效果。
圖3 入輥壓機溜子改造前后
3.3 改造措施三
因入 V 型選粉機溜子寬度僅為 500mm,無法改造成多通道溜子,經過論證,在入 V 型選粉機溜子內部增加了三道人字形分料板,保證物料在 V 選內形成均勻料幕,提高選粉效果。
圖4 V型選粉機內部溜子改造前后
3.4 改造措施四
磨機研磨體用振動篩嚴格篩選后再進行人工分揀,清理掉不合格的研磨體,先后對磨內隔倉板、出磨篦板更換為防堵型隔倉篦板,原先隔倉篦板篦縫為倒八字形設計因篦板厚度為 25mm,容易塞進碎球鍛堵塞篦縫且堵塞后不易剔除,防堵型隔倉篦板采用 4mm 厚的不銹鋼篩片進行鑲嵌在耐磨框架上(篩片磨損后只更換篩片),不易堵塞,在開孔率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了磨內通風,提高了物料流速。
圖5 磨內更換防堵型隔倉篦板
在改造措施一中,新增加選粉機選出的細粉直接成為成品,增加質量控制點一個,控制這部分成品的細度。
水泥磨改造前后各項工藝指標對比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改造前后P·O42.5 水泥和 P·S.A32.5 水泥質量波動不大,臺時分別提高 10t/h 左右,電耗約降低 2.0kWh/t,增產節能效果明顯。
表3 改造前后各項指標及水泥性能
通過此次技術改造,自2018年6月生產以來,臺產、質量穩定,達到了提產降耗的目的,增強了企業競爭力。
作者:王福臣,張月霞,王炯
來源:《山東山水水泥集團昌樂山水水泥有限公司》
微信公眾號:備件網(關注查詢更多資訊)
(本文來源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來電或來函聯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