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 φ3.5*13m水泥磨聯合粉磨系統的運行優化
某水泥有限公司年產200萬噸水泥粉磨站項目于2011年投入生產,水泥粉磨系統為φ3.5×13m水泥磨機配套有G1000×1500輥壓機加V3500靜態V型選粉機組成的聯合粉磨系統。自2011年7月投入生產運行以來,不斷對生產系統進行系統優化,水泥粉磨系統的運行指標達到同規模磨機系統的先進水平,磨機臺時產量達到125.12t/h,系統電耗達到28.1kwh/h以下,水泥質量優良,混合材摻加量提高,生產運行均衡穩定。現將系統優化運行的做法與體會做以下介紹。
◆◆1 合理配套系統工藝設備◆◆
從提高磨機臺時產量降低系統電耗的角度考慮,該公司粉磨系統在設計時考慮了輥壓機的選型適度加大,配套有較同規格磨機大點的輥壓機。常規上φ3.5×13m磨機可以配套1000×1400輥壓機,為了提高磨機臺時產量,本系統輥壓機選用了1000×1500輥壓機,較大規格的輥壓機可以使物料通過量加大,在同等物料通過時,與1000×1400輥壓機相比,產生細粉較多,為提高磨機臺時產量奠定了基礎。系統實際運行效果良好,入磨物料80μm篩余達到28-30%的水平,稍大規格輥壓機配套應用于φ3.5×13m磨機,提產效果顯著。
一般擠壓聯合粉磨系統配套的分選設備可采用V型選粉機、打散分級機、滾筒篩等,經綜合各項因素考慮,本系統則配套選用了靜態V型選粉機V3500,這樣能較好地把大量的細粉、粗顆粒分離開,確保了入磨物料粒度的有效降低。
◆◆2 結合系統工藝 合理優化磨機研磨體級配◆◆
通過不斷地的生產實踐優化,該公司根據系統工藝設備配置的實際情況,考慮到輥壓機規格較大又配套采用V型選粉機后入磨物料粒度降低的實際情況,對磨機一倉、二倉、三倉的研磨體進行了合理的級配,考慮生產P·O42.5水泥0.080篩余細度控制在3-4%之間,比表面積在400m2/kg左右,生產P·C32.5水泥0.080篩余細度控制在3-5%之間,比表面積在415m2/kg左右的要求,先后把一倉φ50mm的球由原來的5噸減少到2噸,增加φ25mm的球3噸,三倉增加φ10×10mm的鋼鍛4噸,磨機一倉的填充率保持在26.95%,二倉28.43%,三倉34.51%。在生產運行過場中,根據填充率的變化情況及時補充研磨體。
系統研磨體級配見下表。
◆◆3 粉磨系統運行優化的具體做法◆◆
3.1 抓好設備運行管理 提高設備可靠性
控制從入水泥庫設備到磨機喂料設備這一啟動過程,設備空運轉時間不得超過12分鐘。否則,主機空轉時間長,臺時低,電耗高。這就要求,水泥磨系統各設備必須始終處于良好狀態,設備備妥后,所有設備都能順利開機。注重設備日常保養和維護,利用停機時間進行設備檢查、對設備進行摸底,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設備管理實行分片包機制,每臺設備都落實到人頭。設備運行后,因檢修質量不過關、檢查不到位造成的設備停機故障,對責任人進行問責,對相關的管理人員也進行聯職聯責考核。
及時檢查輥壓機輥面磨損及側板磨損情況。每次停磨時,專業人員檢查輥面磨損與側板磨損情況,發現輥面有小的缺陷或輥面凸棱磨平,就利用剛停輥壓機的時機,趁熱補焊,保證輥壓機輥面基本完好。保證側板縫隙較小,不允許有大塊物料下去,保證了擠壓效果。
確保入磨前的除鐵效果要好,要求每班必須檢查除鐵器,對除鐵器除下來的雜物及時清理干凈。定期檢查V選粉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提高選粉效果。停磨時,專業人員進里檢查,發現是否有磨損情況,大塊物料堵料情況,在撒料臺板處,加設吹風管把物料充分散開,使細粉更多的進入旋風收塵器。
3.2 根據生產經驗確定合理的篦縫 控制磨內物料流速
一般情況下,出廠的篦板篦縫間隙較大,物料在磨內流速較快。這樣的篦板在使用中,當臺時產量略提高1噸時,細度立即變粗,比表面積也隨之降低。該公司對此進行了調整,做法是補焊水泥磨機一倉、二倉、三倉篦板縫隙,使三倉出磨篦縫最大不超過2㎜,二倉出料端篦縫最大不超過4㎜,一倉出料端篦縫最大不超過5㎜ 。這樣做的目的是使物料在磨內停留時間延長,可以保證了出磨水泥細度較低,比表面積較高。
注意對磨機隔倉板篦縫的監控,每次停磨時相關人員都要進到磨里,檢查各倉篦板磨損,篦板接口是否有開焊情況,篦縫是否變大,同時測量1倉、2倉、3倉球面,掌握研磨體消耗情況,及時填充所需的研磨體,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3 及時做磨機篩余曲線,為補充研磨體提供可靠的依據
該公司堅持2個月做一次篩余曲線,及時找到各倉研磨情況是否合理,各倉研磨能力是否平衡,為補充研磨體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依據。
3.4 監控入磨物料粒度
堅持每個班做入磨物料粒度,通過細度值可以看到輥壓機擠壓情況,看V型選粉機工作情況,更能預測磨機臺時產量情況,以及磨尾排風機轉速不變情況下出磨水泥細度情況。該公司入磨物料粒度的0.080篩余一般控制在28%-30%。當入磨細度較高時,表明輥壓效果不好,需要及時調整輥壓機。
3.5 控制合理輥壓機工作壓力
該公司一般控制輥壓機工作壓力在8.5MPa-9.0MPa,調整輥壓機的靜態輥縫在20mm。并要求輥壓機下料點必須正對輥縫中間不能偏移,這樣輥壓機擠壓效果較好,產生的細粉更多。
3.6 磨頭收塵灰入成品庫
V型選粉機收塵器收集的細粉,原設計入磨頭重新入磨粉磨。對細粉進行0.080篩余檢驗,結果為零,因此,該部分物料不需要再入磨粉磨,后改為直接入成品提升機,此項改進提高磨機臺時2t/h,同時減少了磨機的過粉磨和粉末墊層情況。
3.7 提高磨頭負壓
在入磨斜槽與收塵器間安裝負壓收塵管,增加磨頭負壓,控制合理的參數時,磨尾收塵器風機頻率可降為6赫茲,可以保證磨頭負壓狀態,這樣既可降低電耗,又可以保證出磨水泥細度。
◆◆4、結語◆◆
經過不斷地對生產運行進行優化,該水泥有限公司φ3.5×13m水泥磨聯合粉磨系統的運行效果越來越好,現磨機臺時產量達到125t/以上,系統電耗達到低于28kwh/t的生產水平,創造了同規模生產系統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的新高,為此提高了公司的競爭力和生產運行管控水平。
來源:七臺河北方水泥
作者:陳風剛 姜烈剛 艾昊添
中國水泥備件網微信公眾號(關注查詢更多資訊)
(本文來源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