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 麥爾茲窯窯尾除塵器改造
引言
某公司2006年建成投產三座R3P型麥爾茲窯,燃料為焦爐煤氣,窯尾廢氣采用LMC154-6型高溫脈沖袋式除塵器進行處理,顆粒物排放濃度為20~30mg/m3。自2017年以來,濾袋使用壽命明顯降低,生產成本不斷增加,且廢氣中顆粒物排放濃度不斷增加。對除塵器檢查發現:進風管道、中箱體及上箱體等銹蝕嚴重,局部存在漏風現象,且濾袋板結嚴重。對除塵器進風管道、上箱體及蓋板進行防腐處理,箱體局部焊補后,效果有所改善,但并不理想。為了公司長遠發展需要,確保窯尾廢氣排放符合未來新的排放標準,亟需對除塵器進行改造。經分析研究,我公司在保留原除塵器立柱、灰斗和Y4-73No14D型除塵風機的基礎上,對三臺除塵器進行改造,成功實現顆粒物排放濃度≤10mg/m3。并將除塵器上箱體和部分部件采用不銹鋼材質,大幅度提高了使用壽命。
脈沖袋式除塵器具有除塵效率高、性能穩定、粉塵處理方便及結構簡單等優點,能夠滿足環保要求,在鋼鐵、有色冶金及建材等多個工業部門都有廣泛的應用。圖1為除塵器工作原理示意圖,圖中箭頭所指為煙氣走向。
圖1 除塵器工作原理示意圖
該公司LMC154-6型高溫脈沖袋式除塵器采用一側風道進氣結構,含塵廢氣由管道進入除塵器進風口,經通氣管道分配到各單元灰斗,由于氣體體積的急速膨脹,一部分較粗的塵粒受慣性碰撞或自然沉降等原因落入灰斗。其余細微粉塵隨氣流進入中箱體過濾區,被濾袋滯留在濾袋外表面,透過濾袋的潔凈氣體由濾袋內部進入上箱體,再由閥板孔、出風口排除,從而達到除塵的目的。
隨著過濾工況的進行,濾袋表面的粉塵不斷增加,使除塵器阻力增大。當阻力達到一定值時,清灰控制器按設定程序逐個開啟脈沖閥,壓縮空氣通過噴口把高壓逆向氣流送入袋內,濾袋迅速鼓脹,并產生強烈抖動,附于濾袋表面的粉塵迅速脫離濾袋落入灰斗內,粉塵由卸灰閥排出。
自2017年以來,濾袋使用壽命明顯降低,廢氣中顆粒物排放濃度偏高,經對現場勘查、分析研究,主要原因總結如下:
(1)蓋板密封不嚴,漏風嚴重:LMC154-6型除塵器頂板設計角度小,雨天積水,蓋板變形較嚴重,且密封不嚴,漏風嚴重,雨水火氣容易造成漏風、漏水現象,導致濾袋結露,形成高阻力并加劇殼體腐蝕。且公司窯系統采用高爐煤氣為燃料,窯尾廢氣溫度較高、濕度較大,易受環境低溫影響冷凝,造成濾袋結露。濾袋表面板結嚴重,通風效果較差。
(2)箱體銹蝕嚴重。由于窯尾廢氣腐蝕性較大.加上系統漏風,導致上箱體及部件銹蝕嚴重、清灰及設備運行時,產生的振幅會導致鐵銹等異物掉入濾袋,影響濾袋的使用壽命.也降低了箱體的強度及壽命。
(3)氣源散失較大,清灰不徹底。經檢查發現,氣包連接管路局部銹蝕嚴重,部分脈沖閥不動作、膜片損壞,造成氣源散失較大、清灰動力不足,清灰不徹底,導致濾袋粉塵板結嚴重,通風阻力大、效果差。
依據除塵器存在的具體問題,為了保證窯尾廢氣排放滿足以后生產,顆粒物≤10mg/m3環保排放標準,主要技改方案如下:
(1)合理利舊,節約投資。由于上箱體及中箱體銹蝕嚴重,其中頂板、外墻板銹穿,剛性差,且局部設計存在細節問題,無利用價值。故保留原有立柱、灰斗、分氣包、部分脈沖閥和Y4-73No14D型除塵風機,降低技術改造成本。
(2)重新設計箱體。新型的除塵器外形圖見圖2,一是以原有立柱、灰斗為基礎,保持長度、寬度不變,將新除塵器中箱體高度加高1000mm,進行適當擴容,有利于粉塵顆粒在灰斗內自然沉降。二是新型的除塵器寬度為3270mm,將上箱體頂面高度差設計為180mm,坡角度為3.18°,保證頂面不積水。三是新型的除塵器采用ф160mm×6500mm型濾袋,將進灰斗通氣管道位置下移,使其上沿到花板距離為8047mm,避免廢氣直接沖刷濾袋,延長濾袋使用壽命。
圖2 新型除塵器外形圖
(3)部分部件采用耐溫、耐蝕材質。頂部所有箱室蓋板,使用耐高溫、不變硬密封條,防止除塵器漏風。且新型除塵器上箱體、提升閥部件和除塵濾袋骨架均采用不銹鋼材質,延長關鍵部件的連續使用壽命,降低設備的維修率和維修成本。
(4)加大過濾面積。原除塵器采用924條ф130mm×6000mm型濾袋,總過濾面積為2263m2。新型的除塵器采用858條ф160mm×6500mm型濾袋,總過濾面積為2802m2。將過濾面積加大,可降低運行期間的過濾風速,使含有粉塵的廢氣在除塵器內得到更好的沉積,從而降低排放廢氣中粉塵的濃度。
(5)采用離線清灰的方式。鑒于離線清灰方式適用于質輕、粒細,粘性粉塵的空氣凈化,新型除塵器采用離線清灰的方式,減少氣流紊亂和壓力損失,清灰頻率下降,延長濾袋連續使用壽命。
(6)保溫處理。該公司窯系統采用焦爐煤氣作為燃料,窯尾的廢氣溫度較高、濕度較大。因此除新除塵器的頂面外,采用50mm巖棉對灰斗、中箱體及上箱體進行保溫,外敷彩鋼瓦,減少熱量散失,以防除塵器內廢氣受環境溫度影響冷凝,從而造成濾袋結露。
(7)加設防雨棚。在除塵器頂部加設了頂面可移動的防雨棚,進一步保護除塵器,為日常維護、檢修提供了方便。
此次新型除塵器技術改造,成功達到了廢氣中顆粒物濃度≤10mg/m3的環保排放標準,滿足了生產需求。且耐溫、耐蝕部件的應用,延長了設備的連續使用壽命,降低了設備維修率、維修成本及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除塵器改造前后主要技術參數對照見表1。
表1 技改前后技主要術參數對照
自2019年5月技術改造完成以來,新型除塵器已連續運轉兩年半的時間,運行良好,大幅度降低了維修成本。環保在線監測表明,窯尾廢氣中顆粒物排放濃度5~7mg/m3,成功達到了預期效果,可在類似設備中進行推廣。
作者:凡福群
來源:《山東魯碧建材有限公司》
微信公眾號:備件網(關注查詢更多資訊)
(本文來源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