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 Φ5.2m回轉窯17.5m處紅窯事故的處理與預防
回轉窯內部砌筑有不同規格、型號、品種的耐火磚,在回轉窯系統正常生產煅燒時,能有效地保護回轉窯外筒體不受損壞。但在實際生產中,耐火磚的使用情況卻不盡人意,使用壽命不能達到預期。MM公司一年里因回轉窯內耐火磚脫落的事故造成停回轉窯時間92.7h,直接損失熟料產量約2.8萬t,點火用油8 t,材料維修與筑爐人工費用約30萬元。本文結合MM公司一次回轉窯燒成帶17.5 m處紅窯事故,分析燒成帶耐火磚脫落的原因,并提出預防措施。
1 事故的發生
2016年2月18日5時36分,化驗室熒光分析人員從回轉窯下經過去人窯斗提取生料樣品時,發現回轉窯簡體外表面有300×400見方的紅色亮光(見圖1);隨即將現場情況通知中控室窯操作員,中控室窯操作員立即查看筒體掃描儀畫面,發現回轉窯燒成帶17.5m處溫度高至500℃;現場用點溫計測量,數據顯示17.5 m處溫度為512℃(面積300×400左右),該位置環向其他區域溫度不高,溫度為335℃。相關人員搬來一臺風機,對準該部位吹風;中控操作員將頭煤由原來的16.5 t/h減至10 t/h,回轉窯減料至400t/h。經過45min的窯皮補掛,現場崗位測量17.5 m窯簡體表面溫度仍偏高(510℃左右)。最后運行部領導決定于2016年2月18日6時30分停窯處理。
2 原因分析
當回轉窯內物料倒空,窯內溫度降下來以后,工作人員進入回轉窯內進行耐火磚、窯皮的檢查工作,發現以回轉窯17.5 m紅窯處為中心點附近左右近2m窯皮偏薄,厚度不足150mm,同時發現17.5 m紅窯處掉磚面積約1㎡ (磚品種為直接結合鎂鉻磚),殘磚厚度為43mm,見圖2。
(1)查閱中控室窯操作員記錄與畫面數據等,發現2月18日0時5分,回轉窯電流變化,掉窯皮情況多次出現,且篦冷機篦下壓力與熟料破碎機電流均出現大幅度波動,總計掉窯皮時間2.45 h。當回轉窯大量掉窯皮時,其實燒成帶筒體外表面溫度已經呈現不斷升高的趨勢,從筒體掃描儀上來看,0時46分回轉窯燒成帶17.5 m溫度由335℃緩慢增長至440℃,長期在440℃的高溫下保持近5 h,該時間段沒有采取任何有效控制措施,最終導致該處耐火磚脫落,筒體溫度升高至512℃(紅窯)。由于中控室窯操作員沒有注意觀察筒體掃描儀顯示曲線的變化,任由筒體溫度不斷升高,直至燒成帶耐火磚掉落損壞。
(2)17.5 m處耐火磚已經使用1年3個月,殘磚厚度135 mm(正常標磚厚度為220 mm)。該事故發生前,回轉窯燒成帶17.5 m處就一直有一臺筒體冷卻風機進行筒體冷卻,說明該處筒體溫度早就已經偏高,但是由于本身有窯皮的保護,所以在可控的范圍內,溫度不大于350℃,窯皮正常。當回轉窯系統大量掉窯皮,且筒體溫度升高時,沒有及時進行多臺風機冷卻,保護窯皮增長。
(3)配料成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于該公司石灰石的采購主要以外購為主,石灰石質量很難保證均質穩定,尤其是在石灰石更換大堆時,生料成分波動最大。正常生產時,原料調配站的配料方案為石灰石、硅石、硫酸渣三組分配料。發生回轉窯掉磚事故前,原料調配站的配料方案由原來的三組分變為二組分配料:石灰石和硫酸渣。同時從出立磨的生料成分率值來看,生料的水硬率偏低,鋁氧率偏高。這樣一來在同等煅燒情況下,回轉窯內的熟料液相量增加,使燒成帶窯皮不穩定,提高了燒成帶窯皮脫落的可能性。
(4)檢查窯頭燃燒器,發現窯頭燃燒器斷面無結焦現象、痕跡,詢問其他工作人員,在回轉窯正常生產階段,窯頭燃燒器一直在窯口外面煅燒28(距窯口間距100mm),燃燒器頭部無積料、斷面無結焦。這樣一來就可以肯定,燃燒器噴出火焰沒有變形,火焰處于正常完整性燃燒,不會傷及窯皮。
(5)工段內管理人員思想意識淡薄。由于該公司燒成工段無工藝技術管理人員。在耐火磚使用到后期、配料成分發生變化、窯皮大幅度脫落時,沒有進行有效的分析、正確的指導,最終導致耐火磚損壞。
3 處理過程
回轉窯燒成帶17.5 m處耐火磚整體損壞嚴重,損壞面積較大(1㎡左右),損壞處周圍的耐火磚殘厚較薄(45mm),不可能進行暫時性的挖補修復。如果在這么薄的殘磚上進行挖補,新砌筑耐火磚不能牢固穩定,容易脫落。對此我們將該段耐火磚進行整體更換,周圍耐火磚殘厚≥110mm進行保留,這樣一來具體更換部位為16.0 m~21.2m。本次耐火材料的砌筑施工,必須嚴格按照公司規定的相關制度進行施工、砌筑、監督、技術指導,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施工前必須對窯簡體進行全面檢查,將簡體不平處(焊縫、打磚機損壞處)要進行打磨,窯內雜物打掃干凈。
(2)砌筑放線:窯縱向基準線要沿圓周長每1.5 m放一條,每條線都要與窯的軸線平行。環向基準線5m放一條,施工控制線每1m放一條,環向線均應相互平行且垂直窯的軸線。
(3)砌筑基本原則:三貼緊原則,即磚大面與簡體之間、磚面之間、環面之間保證100%貼緊,表面平滑,要確保耐火磚與窯筒體在運行時可靠地同心。一定要避免耐火磚在砌筑過程中出現以下通病:爬坡、洗衣板、大小頭倒置、抽簽、錯位、傾斜、蛇形彎、張口等。
(4)耐火磚砌筑到合攏時,在最后7~8塊耐火磚位置,選擇合適尺寸的鎖磚和標磚進行合理搭配、鎖緊。相鄰環插鎖磚要錯開1~2塊磚,一環鎖磚數量不得超過4塊,鎖磚只能使用原狀磚,不能使用加工磚,鎖磚不能連用,且要與窯筒體貼緊。
(5)在耐火磚砌筑完以后,進行楔鐵加固,楔鐵厚度為3 mm冷軋鋼板,要求平整、不卷邊、不扭曲、無毛刺,每條耐火磚縫之間只能插入一塊楔鐵,每環鎖緊楔鐵不得超過4塊,且要均勻地分布在整個鎖磚區域內。
4 預防措施
(1)加強中控室窯操作員的責任意識,在回轉窯出現異常問題時,中控室窯操作員能夠及時、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的所在,能夠具備事故預防和處理能力。
(2)耐火磚使用到后期時,要多加關注窯皮變化情況,要通過調整窯頭燃燒器、簡體冷卻風機以及配料方案,保證回轉窯煅燒系統正常運行。對于耐火磚殘厚較薄的地方,要嚴格控制窯皮厚度,不能出現燒成帶窯皮過薄情況。
(3)穩定生料配料方案,嚴格控制所有進場石灰石的質量,不能出現進場石灰石質量不合格情況;同時在石灰石布料時,要求布料機均勻有序地布料,杜絕定點布料。
作者:張中國 張秀全
單位:冀東水泥(煙臺)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中國水泥備件網微信公眾號(關注查詢更多資訊)
(本文來源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