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乳2把你榨干哦ova在线观看-人妻VA精品VA欧美VA-国产乱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您當前的位置:備件網首頁 > 技術干貨 > 正文

技術 | Φ4.2×11m預粉磨系統工藝技術探討

來源:《水泥粉磨技術》 發布日期:2019/7/19 編輯:林曉慧
核心提示:Φ4.2×11m預粉磨系統工藝技術探討


江蘇某水泥公司工藝先進、裝備精良,水泥粉磨系統采用輥壓機、磨機、O-SepaN2500高效選粉閉路球磨系統,過程控制采用先進的德國西門子軟件操作系統。現有四套ф4.2米×11米的水泥粉磨系統和5000噸、50000噸碼頭各一座,年設計產能300萬噸(現實際產能360萬噸),碼頭吞吐量600萬噸,公司建有熟料儲庫三座,可倉儲熟料近六萬噸,建有水泥儲庫十二座,可倉儲水泥8萬噸。


一、工藝流程簡述


1、原材料輸送

該公司主要生產材料熟料、石膏、煤矸石,均由水路運輸,由座式門機起吊,經皮帶輸送進入各原料儲庫。庫底有放料裝置(棒形閥、氣動弧形閥),各原料經皮帶輸送后,經磨頭倉斗提輸送,進入磨頭儲料倉(熟料、石膏、煤矸石倉)。


2、粉磨流程

根據生產水泥生產品種,由質控處下發質量通知書,操作員輸入配比,各種原材料經皮帶秤計量后,經喂料皮帶輸送,邊料斗提提升輸送,邊料皮帶輸送,進入輥壓機小倉,物料經輥壓機擠壓后,(壓力50-120MPa),呈料餅狀,進入磨機進行粉磨;生產PC32.5級水泥時,粉煤灰經沖板流量計計量后,經斜槽輸送,斗提輸送,斜槽輸送后直接入磨。物料經粉磨后達到一定粒度由磨尾排出,經磨尾回轉篩初步分選,料渣由排渣口排出,大部分物料由磨尾斜槽輸送,磨尾斗提提升,進入選粉機斜槽,到選粉機,經選粉機分選后,粗粉經斜槽輸送到磨頭,重新進行粉磨,選粉機和磨機構成閉路循環系統,細粉由選粉機排氣管帶到主收塵器,(選粉機為負壓操作),細粉經收塵器收集后,物料經斜槽輸送、上庫斗提輸送、庫頂斜槽輸送、進入水泥庫。


3、主機配置

水泥磨:4.2*11米,研磨體裝載量為182噸,轉速為15.75r/min。

輥壓機:RPV120-80,線速度為1.31m/ min。

高效選粉機:N-2500,電機為132kw。

主收塵器: PPCA128-2*7, 處理風量157000m3/h;總過濾面積2181m3。

主排風機: 2360SIBB50, 處理風量160000 m3/h;風壓7300pa;電機500kw。


二、經濟指標:


Pc32.5級水泥臺時為160噸/時,PO42.5級水泥臺時為135噸/時,美標水泥臺時為110噸/時。


三、管理經驗


1、建立完整的工藝管理體系


由公司的分管領導主抓工藝運行指標,實行專業管理和全員管理相結合的方針,并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生技處設工藝技術主管、質量管理小組,工段設兼職質量管理員,形成全廠性的工藝和質量管理體系。


2、完善各種工藝管理制度


根據生產需要不斷的完善,工藝管理規程,工藝事故管理辦法,工藝例會制度,一事一議制度,中控操作員管理考核辦法,各崗位工序質量獎懲辦法,故障停車匯報制度等,根據規章制度,抓好日考日清,有力的保證了在線設備穩定、高效運行。


3、抓好故障管理


教育員工故障的發生等于利潤下降、經濟指標下降、面子下降。故障發生后,組織人員研討,落實防范措施。分工藝、設備、電氣專業進行故障錄匯編,不定期的組織員工學習,提高員工的整體操作技能。學習故障等于知識上升,財富上升,能力上升。重復性故障大幅度減少,工藝設備管控能力進一步提升。


4、抓好中控操作員管理


①、加強操作人員的管理,提高操作優化意識,磨機工況的穩定在于他們日常操作調整。提高操作員的指標意識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勞動競賽,以臺產、電耗、產量、質量合格率、混合材摻量等指標激勵他們穩定操作。工段對操作員經濟指標實行日公示,生技處實行月排序制,公司成本考核組每月對排名前2名的操作員實行獎勵。


②、注重提高操作人員的組織意識,以操作員為核心,組織優化好系統的運行。



③、不定期組織操作人員召開研討會,分析系統運行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統一操作思想,優化操作參數。


5、持續推動小改小革,提高設備運行質量


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對生產中的難點、熱點問題,組織員工,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做好技改工作。完善合理化評比制度,每年度評比一次,象“磨機中控軸隔熱層技改、平油缸油封技改、粉煤灰沖板流量技改、磨機隔倉板改造、選粉機二次負壓管改造、輥壓機氣動閥密封”等獲獎項目解決了長期影響和制約生產疑難問題,充分發揮了廣大職工聰明才智。為公司的可持續性發展和優質完成年度經濟指標作出努力!


6、充分發揮輥壓機性能


帶預破碎系統,輥壓機穩定運行是產能發揮的關鍵因素。


成立輥壓機維護小組,每天對輥壓機進行檢查,對存在問題進行匯總分析,落實處理措施,提高解決問題的速度。同時明確各專業人員的職責。


①、及時調節喂料裝置,保證輥壓機適當的輥縫


側擋板緊靠兩輥側面,在不接觸輥側的前提下應盡量靠近,使側漏現象盡量減小。調節堵轉板位置,保持適當輥縫。是輥壓機穩定運行必要措施。


②、操作中保持輥壓機小倉穩定


穩定倉位是系統操作的基本要求,喂料料位高一些可以達到輥壓機滿喂料操作的狀態,對輥壓機穩定運行有利。有一個最佳倉位,在最佳倉位操作,系統穩定、輥壓機效果發揮充分,產量高細度好。倉位的變化有時還可以調節偏輥現象。


③、合理調節活動輥墊塊。活動輥墊塊要適度,太厚太薄都不好。輥壓機正常工作時,左右兩側輥縫保持在15—25mm且基本相等為好,太小時要減薄墊塊,太大時要加厚。


④、壓力的合理調節。調節輥壓機液壓系統的壓力,從而調節輥子對物料的擠壓力。擠壓力大,物料被擠壓的效果就好,但有個前提必須注意,求動輥軸承座不接觸墊鐵處于浮動狀態。所加的壓力才能完全作用在物料上,否則加壓是無效的。


7、磨機系統交流


磨機系統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對產質量起到關鍵作用。


(1)磨機管理:

①、中控月度工藝運行臺帳

磨機電流、出磨和入庫斗提電流、軸瓦溫度、水泥和氣體溫度、磨尾負壓、選粉機轉速和電流、主風機擋板開度和電流等。


②、磨機開停機統計表

分機械、電氣、工藝故障和計劃停機統計并記錄影響時間,每月要有故障原因的分析。


③、磨內襯板、隔倉板、磨尾篦板檢查

a、記錄原始襯板(大頭和小頭尺寸)、隔倉板、磨尾篦板的厚度,根據磨內實測比較磨損量,及時掌握更換時間,防止因磨損造成鋼球運動軌跡改變。

b、記錄原始隔倉板、磨尾篦板孔的大小頭尺寸,根據磨內實測比較磨損量,對于磨損較大的要進行填補或更換。

C、對隔倉板、磨尾篦板篦縫堵塞情況進行檢查,及時清堵,清除鐵渣、碎鋼球,確保磨內通風良好。


④、研磨體測量統計

a、每次進磨要檢查測量記錄鋼球直徑,計算各倉的平均球徑,檢查磨損情況。

b 、每次進磨測量磨機中心高計算填充率。

C、磨機研磨體添加一覽表,記錄研磨體補加情況,掌握磨內實際鋼球量。

d、根據磨內綜合檢查結果,確定是否補球。


⑤、選粉效率和循環負荷的檢測及分析

每月每臺磨機根據三點細度情況,計算出選粉效率和循環負荷并進行分析。


⑥、磨機篩余曲線及分析

根據磨機實際情況,半年左右要繪制篩余曲線并分析。


⑦、研磨體級體級配探討

級配的原則:由于生產條件的差異,原材料的不同,基本不存在原設計時的球配一成不變的長期使用或非常理想的狀況,需要根據各磨機的實際情況不斷的摸索調整才能得出更理想的配球。同時,配球還要考慮到級配與選粉設備的相適應性  , 總之,適用的就是最好的。


合理級配的判斷:

磨機臺產的最大化。產品(水泥)的顆粒級配的最佳化  。篩析曲線判斷。磨機電流的合理化(判斷總裝載量)。磨內檢查狀況。


根據磨機產量和產品細度進行檢驗分析

當磨機出現產量低、產品細度粗時,說明研磨體裝載量不足或研磨體磨耗太大,此時應添加研磨體。


當磨機出現產量不高、產品細度粗時,說明磨內物料流速過快,粉碎能力過強,而研磨能力不足,是平均球徑過大所致。此時應適當減少大球,增加小球和鋼鍛以提高研磨能力 ,減少研磨體之間的空隙,若一倉經常出現滿磨和磨內物料流動不暢,同時產量低、產品細度細時,有時還要停止喂料,說明磨內粉磨能力不足,這時可增大大球,取出部分小球。以增加一倉粉碎能力。


磨機一倉填充率應低于二倉2~3%。根據入磨物料粒度優化研磨體級配,縮小研磨體平均尺寸,增加研磨體與物料的接觸面積,創造更多的微粉。磨尾料渣過多,粒徑大,補充直徑較大的鋼球。磨尾斗提長時間超負荷運行,調整二倉鋼球配比,增加研磨能力。


(2)、選粉機管理

該公司粉磨工藝流程,在大型磨機中屬單風機流程,磨尾含塵氣體全部進入選粉機,風道易積料且導風板磨損量大,選粉機內部檢查顯得尤其重要。每次檢修必須對撒料盤、緩沖板、導風板進行檢查,有破損的立即進行恢復。工藝系統配置的高效選粉機富余能力不足,必須提高進選粉機物料分散程度,斜槽內物料分流板”每停必檢”,螺殼風道內積料定期清理,確保選粉機風量,提高選粉效率。


(3)主收塵器管理

主排風機處理風量偏小,降低主收塵器運行阻力改善系統運行狀況是關鍵。


①、對每條收塵袋進行定點,用表格記錄,每個室布袋使用情況一目了然,避免重復性更換。


②、氣缸、電磁閥、氣源三聯體實行班巡檢制度,有異常時需立即匯報,及時排除故障。


③、儲氣罐要定時放水,避免高壓空氣水氣大,影響收塵袋過濾效果。


四、相關技術改


(1)磨機軸瓦溫高

特別是夏季,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軸瓦溫度經常超限跳停,尤其生產高標號出口水泥時,情況較為惡劣,磨軸瓦、稀油站等處架設多臺冷卻風機,有時采取淋水等應急措施,稀油站列管式冷卻器改為板式冷卻器,但收效甚微,軸承溫度高高限跳停值調整到70℃,也未能解決問題,磨機一天多次跳停,不連續生產,產質量也不穩定。

 

①原因分析:原設計結構為螺旋筒外層包裹保溫棉起隔絕熱傳導和熱輻射作用,水泥(熟料)粉塵進入,沖刷保溫棉引起中空軸與螺旋筒中間隔熱層消失,由于熱傳導作用引起軸瓦運行溫度偏高。其間,我們在螺旋筒內側開了一個150*250mm的孔檢查,發現中空軸外裹的保溫棉基本上全部磨損掉,重新填充后,時間不長又全部磨損。在此基礎上,我們分析解決問題的關健所在是如何確保水泥灰不進入螺旋筒和中空軸的夾縫中。出磨螺旋與中空軸聯接處,不可避免的留有間隙,一旦進入灰塵沖刷,隔熱層很快失效,導致軸瓦溫升較快。


②落實措施:如何選用隔熱材料并做好中空軸密封工作是問題的關鍵所在,通過多次研討,最后決定采用即輕質又隔熱的液體膨脹劑取代保溫棉,中空軸R角區用“灌漿料”進行密封(“灌漿料”的密實性較好并有較高的耐磨強度,起到了阻止水泥灰進入的效果)。液體膨脹劑,流動性較好,通過化學反應產生膨脹,充滿整個空間,密實性能較好,沒有隔熱盲區。方案落確定后立即組織人員實施。


③、技改效果:經運行后,檢測主軸瓦整體溫度比原來降低6度左右,取得較好效果。技改總投入為2.68萬元,現成本早已回收,同時帶來了隱性的經濟效益,減少外輪靠港費用。此項技改確保磨機持續、高效、穩定運行,大大提高了高溫季節出口水泥的保供能力。


(2)輥壓機頻繁沖料,振動大,運行不穩定。


①、原因分析:輥壓機通過量,磨機處理能力有限,經輥壓機擠壓后的物料,再次返回到小倉,小倉內細粉多,料位難以穩定,大量空氣帶入輥壓機,經擠壓后排出,引起輥壓機振動。


②、落實措施:輥壓機下料口沿輥寬方向縮小20cm,減少物量通過量;輥壓機小倉擴容,去除原來的三通閥,增高小倉,提高小倉容重;對輥壓機堵轉板延長,側擋板增加彈簧,兩側不漏料,確保輥壓機過飽和喂料,形成穩定料床;對氣動閥整體密封,小倉收塵管道進行改造等措施。


③、改造后,輥壓機運行穩定,液偶爆等故障大幅度減小。輥壓機相對磨機運轉率持續提高。


(3)簡化物流輸送環節


物料由邊料斗提輸送經過皮帶輸送機送入輥壓機小倉。物料可由斗式提升機輸送直接入輥壓機小倉,去除邊料皮帶輸送機,減少物料中轉環節,節省能耗。

 

技改后效果:減少了一臺7.5kw的電滾筒電機的使用,全年減少用電5.4萬kwH,折合電費3.7萬元。4條生產線節約電費14.8萬元。


五、案例:水泥成品細度跑粗處理


該公司2#磨某段時間出磨成品細度較粗,雖提高選粉機轉速,細度無明顯變化,尤其是生產PC32.5級水泥細度難以控制較明顯,為保證產品質量,不得不減產運行。后對系統進行檢查發現:2#選粉機因靜密封損壞,導致氣流短路,部分物料通過密封環間隙直接進入選粉機彎管,到收塵器,細度較粗。為改變現狀,改善產品質量,充分發揮設備產能,利用時機對2#選粉機密封環進行更換。


1、選粉機內部檢查情況:


靜密封環表面磨損嚴重,雜渣多,凹陷明顯。


②靜密封環出現裂紋。密封環底側有5條縱向裂紋,長度約7cm左右,減少使用壽命。


③動、靜密封環之間,熟料渣子較多。靠西側間隙較大,四周間隙不均勻。


④動、靜密封環間隙達到10mm以上。


2、檢修后相關設備負荷情況:

檢修前后相關設備運行參數名稱PO臺時選粉機(A)出磨(A)上庫斗提(A)檢修前125-13088-12090-9546-50檢修后135-145135-17395-10048-55


3、檢修后效果:

此次檢修,從指標上來看,達到預期效果,臺時上升幅度較大達10噸左右,選粉機電流上升了50A左右,細度受控較好。



來源:《水泥粉磨技術》



中國水泥備件網微信公眾號(關注查詢更多資訊)

(本文來源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推薦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