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 MLS型原料立磨實踐
立磨是一種理想的大型粉磨設備,廣泛應用于水泥、電力、冶金、化工、非金屬礦等行業。它集破碎、干燥、粉磨、分級輸送于一體,生產效率高,可將塊狀、顆粒狀及粉狀原料磨成所要求的粉狀物料。隨著磨粉機械研發技術的大幅提升,立磨的產品技術優勢日益凸顯,近幾年來,國內磨機生產企業投入人力和物力進行重大技術創新、改革,相繼成功推出了具有自己相關專利技術的立磨產品,并逐漸成為國內水泥、電力、化工行業粉磨首選設備。
下面就以較早在國內使用的MLS型立磨,在水泥企業做為原料粉磨設備使用中的相關操作、控制等經驗進行總結,并與行業分享。
1 開磨前的準備工作
(1)通知PLC人員將DCS投入運行。
(2)通知總降做好上負荷準備。
(3)通知電氣人員給不備妥設備送電。
(4)通知質量控制人員及調度準備開機。
(5)通知現場巡檢工做好開機前的檢查工作,并與保持密切聯系。
(6)進行聯鎖檢查,對不符合運轉條件的,請有關人員進行處理。
(7)檢查各閥門,閘閥是否在中控位置,動作是否靈活可靠。中控顯示與現場顯示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找相關人員校正。
(8)查看配料站各倉料位情況。
(9)查看啟停組有無報警或不符合啟動條件,應逐一找出原因進行處理,直到啟停組備妥。
2 熱風爐開磨操作
2.1 布料利用熱風爐首次開磨時,應對磨盤上進行人工鋪料。
具體方法是:
(1)可以從人磨皮帶上通過三道鎖風閥向磨內進料,然后進入磨內將物料鋪平。
(2)直接由人工從磨門向磨內均勻鋪料。
鋪完料后,用輔助傳動電機帶動磨盤慢轉,再進行鋪料,如此反復幾次。從而確保料床上物料被壓實,料層平穩,最終料層厚度控制在80mm~100mm左右。同時也要對人磨皮帶進行布料。即先將“取消與磨主電機的聯鎖”選擇項選擇,然后啟動磨機喂料,考慮到利用熱風爐開磨時,風量和熱量均低,可將布料量控制在120t/d~140t/d左右,入磨皮帶速度以25%運行,待整條皮帶上布滿物料后停機。
2.2烘磨
聯系現場確認柴油罐內要有合適的油位,如果是新磨的首次開磨,烘磨時間要長,一般2h左右,且升溫速度要慢和平穩,磨出口溫度控制在80℃~90℃。升溫前先啟動窯尾EP風機,將旁路風閥門關閉,調節EP風機磨出口和入口閥門,點火后可稍加大拉風?,F場確認熱風爐點著后,通過調節給油量、冷風閥門來達到合適的風量和風溫。
2.3開磨操作
當磨機充分預熱后,可準備開磨。啟動磨機及喂料前,應確認成品輸送及磨機輔助設備已正常運行,磨機水電阻已攪拌,輔傳離合器已合上等條件滿足。給磨主電機,喂料和吐渣料組發出啟動命令后,輔傳電機會先帶動磨盤轉運一圈,時間1min58s,在這期間加大窯尾EP風機閥門至60%~70%左右,保證磨出13負壓控制在5500Pa~6500Pa左右,磨出13閥門全開,入口第一道熱風閥門全關,逐漸開大熱風閥門和冷風閥門。如果系統有循環風閥門應全開,待磨主電機啟動后入磨皮帶已運轉,這時可設定65%~75%皮帶速度,考慮到熱風爐的熱風量較少,磨機臺時喂料量可控制在250t/d~300t/d左右,開磨后熱風爐的供油量及供風量也同步加大,通過熱風爐一、二次風的調節,使熱風爐火焰燃燒穩定、充分。
由于入磨皮帶從零速到正常運轉速度需要將近l10時間,導致磨內短時間料少,具體表現在磨主電機電流下降至很低,料層厚度下降,振動大,處理不及時將會導致磨機振動跳停。這時可采取以下幾種措施解決:
(1)磨主電機啟動前10s~20s,啟動磨喂料,但人磨皮帶速度應較低。
(2)可先提高入磨皮帶速度至85%左右,待磨機穩定后再將人磨皮帶速度逐漸降下來。
(3)開磨初期減小磨機通風量,待磨機料層穩定后再將磨機通風量逐漸加大。
2.4 系統正常控制
磨機運轉后,要特別注意磨主電機電流、料層厚度、磨機差壓、磨出口氣體溫度、振動、磨出人口負壓等參數。磨主電機電流在270A~320A,料層厚度在80mm~100mm,磨機差壓在5000Pa~6 000Pa,磨出口氣體溫度60℃~80℃,振動在5.5mm/s~7.5mm/s,磨輥液壓張緊站壓力在8.0MPa~9.5MPa。
3 窯尾廢氣開磨操作
3.1 烘磨
利用窯尾廢氣烘磨時,控制兩旁路風閥門在60%~80%左右,打開磨進出口閥門保證磨內通過一定熱風量,烘磨時間控制在30min~60min左右,磨出口溫度控制在80℃~90℃左右,如磨機為故障停磨時間較短,可直接開磨。
3.2開磨操作
開磨前需掌握磨機的工況:磨內是否有合適的料層厚度,入磨皮帶是否有充足的物料,如果料少,可提前布料。啟動磨主電機,磨喂料和吐渣料循環組,組啟動命令發出后,加大窯尾EP風機入口閥至85%一95%左右,保證磨出口負壓控制在6500Pa~7500Pa左右,逐漸關小兩旁閥門至關閉,逐漸打開磨出口閥門和兩熱風閥門直至全部打開,冷風閥門可調至20%左右開度(以補充風量)。在磨主電機啟動前,上述幾個閥門應動作完成。但不宜動作太早,從而導致磨出口氣體溫度過高。
立磨主電機,喂料和吐渣循環組啟動后,即可給入磨皮帶輸入65%~75%速度,喂料量控制在340t/h~380t/h左右,并可根據剛開磨時磨內物料多少,調節人磨皮帶速度、喂料量、選粉機轉速、磨機出口閥門等各種控制參數,使磨機狀況逐漸接近正常。根據磨進出口氣體溫度高低來決定是否需要開啟磨機噴水系統。針對增濕塔工藝布置位置不同,啟動磨機時控制磨出口溫度方法也有所不同,當增濕塔位置在窯尾高溫風機之前,由于進磨熱風已經過增濕塔噴水的冷卻,故進磨氣體溫度較低在250℃左右,相應磨進出口氣體溫度也低。如果增濕塔位置在高溫風機之后,從而導致進磨熱氣沒有經過冷卻,氣體溫度在310℃~340℃左右,這時需啟動磨機噴水來控制磨出口溫度。
3.3系統正常控制
主要參數控制:磨主電機電流300A~380A,料層厚度100mm~120mm,磨機差壓6500Pa~7 500Pa,磨機出口氣體溫度80℃~95℃,磨機喂料量380t/h~450t/h,磨輥液壓張緊站壓力15MPa,振動5.5mm/s~7.5mm/s。磨機正常操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控制:
(1)磨機喂料量。立磨在正常操作中,在保證出磨生料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磨機的產量,喂料量的調整幅度可根據磨機振動、出El溫度、系統風量、差壓等因素決定,在增加喂料量的同時調節磨內通風量。
(2)磨機振動。振動是磨機操作中一重要參數,是影響磨機臺時產量和運轉率的主要因素,操作中力求振動平穩。振動與諸多因素有關,單從中控操作的角度來講注意以下幾點:
①磨機喂料要平穩,每次加減幅度要小,加減料頻次要適中。
②防止磨機斷料或來料不均。如來料突然減少,可提高人磨皮帶速度,關小出磨閥門。
③磨內物料過多,特別是粉料過多,要及時降低人磨皮帶速度和喂料量,或降低選粉機轉速,加強磨內拉風。
(3)磨機差壓。立磨在操作中,差壓的穩定對磨機的正常工作至關重要,它反映磨機的負荷。差壓的變化主要取決于磨機的喂料量、通風量、磨機出口溫度。在差壓發生變化時,先查看配料站下料是否穩定,如有波動查出原因后通知相關人員處理,并做適當調整,如果下料正常可通過調整磨機喂料量、通風量、選粉裝置轉速、噴水量來調節。
(4)磨機出口溫度。立磨出口溫度對保證生料水分合格和磨機穩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出口溫度過高(>95℃),料層不穩,磨機振動加大,同時不利于設備安全運轉。出口溫度主要通過調整喂料量、熱風閥門、冷風閥門及磨機和增濕塔噴水量等方法控制。
(5)出磨生料水分和細度。出磨成品生料水分控制指標<0.5%,為保證出磨生料水分達標,可根據喂料量、磨進出口溫度、人磨生料水分等情況,通過調節熱風量和磨機噴水量等方法來進行控制調節。對于生料粉細度可通過調節選粉機轉速,磨機通風量和喂料量等方法調整。若細度或水分超標,要在交接班記錄本上分析造成原因及糾正措施。
4.停機操作
正常停機時,可先停止磨主電機、喂料及吐渣組,同時打開旁路風閥門,調小窯尾EP風機入口、磨出口和進口閥門,全部打開冷風閥門,開啟或增大增濕塔噴水。停止配料站相關料倉供料。停機:
(1)停止配料站各個倉的進料程序,如果是長期停機要提前準備,以便將配料站各倉物料盡量用完。
(2)停止磨主電機、喂料和吐渣組。
(3)關小熱風爐供油量及供風量,如果是長期停機應將熱風爐火焰熄滅,減小窯尾EP風機冷風閥,磨進口閥門開度,保證磨內有一定通風即可。
5 故障停窯后磨機維持運行的操作
鑒于大部分生產廠窯的產量受生料供應的影響較大,為延長磨的運轉時問,停窯后可維持磨的運行。當窯系統故障停機時,由于熱風量驟然減小,這時應及時打開循環風閥門或適度打開冷風閥門對系統進行補風,適當減小EP風機閥門開度,停止噴水系統,關閉旁路風閥門,大幅度減小磨機喂料量到250t/h~300t/h左右,從而保證磨機狀況穩定。
為防止進入窯尾高溫風機氣流溫度過高,可適當打開高溫風機入口冷風閥,高溫風機入口閥門可根據風機出口溫度和出磨溫度進行由小到大調節。保證高溫風機入口溫度在450℃以下,出磨溫度高于60℃。當窯系統故障恢復投料時,應做好準備,及時調整,避免投料時突然增大的熱風對磨機的沖擊。即:在投料前,可稍增大磨機喂料量,控制較高料層厚度,窯系統投料動風時,迅速增大磨機喂料量和入磨皮帶速度,保證磨內物料量的穩定,并且根據熱風量,逐漸開啟噴水系統,關小冷風閥門。
6 注意事項
(1)當磨機運轉中有不明原因振動跳停,應進磨檢查確認,并且密切關注磨機密封壓力,減速機12個閥塊徑向壓力,料層和主電機電流。如果出現異常大范圍波動和報警,應立即停磨檢查有關設備和磨內部狀況,確保設備安全運行。
(2)加強系統的密封堵漏。系統漏風不僅對磨機的穩定運行,而且對磨機的產量影響非常大。尤其是收塵拉鏈機,風管法蘭聯接處、三通閘閥等處。
(3)起磨過程中注意事項。由于MLS型立磨沒有升輥機構,沒有在線調壓手段,主要靠輔傳布料,借助主、輔傳扭力差啟動。因此在起磨過程中應注意如下事項。
①在啟動磨機前應對磨內料床厚度做祥細了解,決定在輔傳啟動后主傳啟動前多少秒啟動磨機喂料系統,進行喂料。也就是說在主傳啟動時料床要有均勻的料緩沖層,減小主傳啟動時的振動。主傳啟動時的料層厚度一般應控制在130mm~190mm為好。
②在啟動輔傳前應對磨機進行烘烤。對冷磨進行烘磨升溫時應分為二階段,一階段出磨溫度60℃以下,應注意升溫的節奏要盡量慢;二階段60℃以上,升溫節奏可以快一點,但應注意磨機出口溫度不要超過120℃。
③啟動磨輔傳布料時,可提前拉風至正常操作用風量的85%,等主傳啟動后隨時根據主傳電機功率或電流進行調整。調整料床厚度一般采用如下辦法:應急提高或降低人磨皮帶速度(如料床短時波動);提高或降低選粉裝置的轉速,此手段主要是調整料床上細料的比例增加或減少料床厚度;降低或提高磨機主排風機的風量,這樣既可調整細料量又可調整吐渣量,既減小風量可增加料床厚度,反之亦然。
④當磨機三次啟動失敗后,一定進行料床檢查,如果料床超過230mm,則應進行現場排料,同時補充新鮮物料填充料床,等主電機準許啟動時再次開機。
⑤磨機異常振動跳停時,首先應檢查機械原因,操作員應人磨檢查判斷磨輥是否在正常軌道,即助磨輥是否上偏和下偏。如果磨輥不在正常軌道則應現場進行用輔傳調偏工作。
當入磨物料異常干燥時,應加大磨內噴水量并合理調整增濕塔的噴水量。以便進一步穩定料床。
7 結束語
立磨隨結構形式的不同,有各自的操作控制要求,既有共性的地方,也有差異所在;受生產線工藝布置、設備選型及控制指標要求等差異影響,磨機的相關參數控制和調整范圍也會有較大差異;但立磨的控制思路是相同的,即應控制磨內合適、穩定的料氣比,既不要出現“飽磨”現象(床細料太多),也不要出現“空磨”現象(即料床太薄),隨時注意主電機電流變化,隨時修正磨機拉風量及選粉機轉速,在保護設備安全的情況下,實現磨機的穩定、持續、高效、高質運行。
來源:《唐山冀東水泥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作者:母會軍
中國水泥備件網微信公眾號(關注查詢更多資訊)
(本文來源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