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 電石渣制水泥窯尾煙室漏料的處理
一、事故現象
10月1日23:16二線窯尾在剛清理完煙室后,窯尾密封大量漏料,窯操作員立即減料運行,當生料喂料量由170t/h減到100t/h時,煙室才不漏料。在運行中對窯尾煙室斜坡積料進行了一次清理,窯尾密封又開始漏料且漏料嚴重,減產至60t/h。從回轉窯筒體表面溫度分布看,總共有2段低溫處,其中54~58m處于低溫段,溫度在50℃左右,60~64m處有一低溫段,溫度在70℃。
二、漏料原因分析及排查
(1)窯尾煙室下料舌頭燒壞或者部分掉落導致漏料。9月30日停車剛檢修完成,初步分析不可能。
(2)窯尾煙室斜坡積料過多,造成C5下料管下料不暢,生料部分沖到揚料勺造成的漏料。9月30日停車窯剛檢修完,煙室積料和下料管結皮清理干凈,排除了此原因。
(3)窯尾揚料勺掉落。經現場檢查確認,揚料勺螺栓緊固,不存在掉落現象,此原因也可排除。
(4)對回轉窯筒掃窯皮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后,認為造成窯尾漏料的主要原因是54~58m和62~64m處有不規則的厚窯皮阻擋了入窯物料的向前運動,也就是說前高后低,生料出料不暢,被圈擋住的生料就會從窯尾密封處漏出來。經調查,在9月30日早班,出窯熟料手動樣KH值平均只有0.85,熟料特別易燒,由于窯操員沒有及時發現采取減頭煤和聯系質量員提高生料飽和比,造成窯尾溫度高,導致生料提前出現液相形成長厚窯皮。同時操作員在投料時頭煤使用較大,提窯速較慢,使窯尾窯皮越長越厚,阻礙了窯尾生料的向前運動,造成煙室出現大面積漏料。現場拿紅外測溫儀實際比對發現,窯尾60~64m筒體溫度最低在60~70℃,比正常溫度低80℃左右。
三、處理措施
10月2日04:50,投料量減到50t/h,窯尾煙室基本不漏料,同時窯速在正常投料4.0r/min,然后安排將窯頭燃燒器推入窯內200mm,窯頭燃燒器斜度由2.6%調整為2.8%,煤管偏料39mm調整為偏料9mm,06:50,又把燃燒器退出窯內-400mm,在調整過程中窯內窯皮逐漸掉落,輸送機料斗上有大量窯皮,中控窯操作員開始慢慢提高喂料量,到15:00時,投料已加到170t/h,窯尾密封不漏料。為確保穩定運行,徹底解決由于窯尾結圈引起的漏料,當天15:00在窯尾65m處增加筒體斜流風機一臺,將窯尾65m處高溫點溫度降低,形成后高前低的趨勢。通過上述調整,回轉窯恢復正常,窯尾再沒有出現漏料。
四、結束語
當運行出現生料飽和比過低時,窯操作員應該及時減頭煤或者聯系生料磨操作員及時調整配料,確保窯內不結長厚窯皮,以穩定煅燒為主。窯頭燃燒器正常運行時應每班前后移動一次,避免高溫點長時間在同一個地方,物料提前出現液相或者損壞耐火材料,或者形成前結圈和后結圈,影響窯內通風。
作者:崔軍軍,李艷軍
來源:《陜西北元集團水泥有限公司》
中國水泥備件網微信公眾號(關注查詢更多資訊)(本文來源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來電或來函聯系!)